神秀与慧能的两首偈子:千年后,仍在教我们如何活好自己
一千三百多年前,湖北黄梅东山寺的两间禅房外,神秀与慧能的这两首偈子,不仅掀起了禅宗“北渐南顿”的分流,更像两把钥匙,一把教我们“在入世中修心”,一把教我们“在顿悟中见性”。如今再读这短短二十八字,读的不只是禅理,更是我们每个人该如何面对生活的困惑与内心的纷扰。
一千三百多年前,湖北黄梅东山寺的两间禅房外,神秀与慧能的这两首偈子,不仅掀起了禅宗“北渐南顿”的分流,更像两把钥匙,一把教我们“在入世中修心”,一把教我们“在顿悟中见性”。如今再读这短短二十八字,读的不只是禅理,更是我们每个人该如何面对生活的困惑与内心的纷扰。
有时候,你的一句抱怨,一句炫耀,一句吐槽,都有可能会伤害他、甚至改变他的一生。
梅雨季的写字楼里漂浮着咖啡与打印机碳粉混合的焦灼气息。叶安若站在落地窗前,玻璃上蜿蜒的雨痕将CBD林立的写字楼切割成模糊的色块。她将冰美式贴在发烫的额角,液晶屏右下角不断跳动的数字提醒着此刻是下午三点四十七分——距离月度汇报还有十三分钟。
公元713年,岭南的秋天带着湿热。韶州宝林寺里,一位年逾七旬的僧人斜倚禅床,弟子们围在四周哭成泪人。这人正是禅宗六祖慧能,此时他已奄奄一息,却突然睁眼笑道:“你们哭什么?我的法身从未离开过肉身,肉身也从未离开法身啊。”
佛谓我言:“汝之心上有尘。”我奋力擦拭。佛曰:“汝谬矣,尘实不可擦去。”我遂将心剥下。佛复言:“汝又谬矣,尘本非尘,何来有尘?”我未能领悟其深意,不知何意?我思此乃自神秀与慧能之二偈引申而来。神秀云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慧能曰: